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网站支持IPv6 用户中心 |  无障碍阅读 |  智能答问 | 繁體閱讀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无废城市|从“无废工厂”到“无废旅游”雨花台区打造全市工业生态旅游示范线

发布时间 :2025-08-14 15:05 来源:区攻坚办 浏览次数:加载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雨花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引领,聚焦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创新打造无废工厂+无废社区+无废旅游三位一体示范模式,全面构建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链条无废体系。

梅钢公司——“无废钢铁新典范

作为区域工业龙头企业,梅钢公司以技术创新和资源循环为核心,全力推进无废工厂建设,实现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9.9%,危废零填埋目标,成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标杆。

工艺革新,源头减废:通过实施烧结烟气脱硝工艺优化项目,将原有臭氧工艺全面升级为中温SCR工艺,全厂脱硫灰年产生量降幅达67%LT粗灰和铸余渣实现直返利用,年减废量10万吨,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了新标杆。

资源循环,物尽其用:协同宝武环科完成设计年产能30万吨的棒磨产线及设计年产能40万吨的含铁尘泥产线建设,实现豆钢、渣钢粉、棒磨尾渣及含铁尘泥返产利用,大大降低了钢渣尾渣委外处置量。通过构建含铁固废资源化利用体系,实现固废价值的最大化挖掘。

转炉焚烧固废

场地升级,规范管控:对原有固废堆场实施标准化改造,对厂区内部历史遗留的固废堆场,全区域开展清挖,处置了77.6万吨固废,消除环境隐患的同时盘活土地资源3.3万平方米。按照国家贮存设施新标准升级固危废贮存设施,实现固危废收集贮存规范化。

固废堆场旧址新建的废钢大棚

攻坚创新,变废为宝:针对较难处理的钢渣,与环科南京共同研究钢渣沥青道路应用,初步取得成效。2024年完成内部钢渣零碳示范道路铺设,2025年再积极争取扩大社会道路应用范围,目前梅钢的钢渣尾渣已应用在多条社会道路,施工面积约5万㎡。

梅钢公司钢渣“零碳”示范道路

协同处置,产城融合:创新建立区域危废协同处置体系,一方面与宝日钢丝共建8000/年废盐酸处理项目,实现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联合宝武环科共建江苏省首个钢铁冶金窑炉协同处置废油桶、废油漆桶危废项目年处理废油桶及废油漆桶量可达5000,处理范围包含梅钢内部、其关联企业及南京片区社会源。该项目开创了钢铁企业+环保企业的社会源危废处置新模式,为区域环境治理贡献了梅钢方案

三山社区——全省首个无废社区示范样板

作为长江经济带岸线社区,三山社区积极响应无废城市建设号召,率先开展试点示范工作,通过系统化规划、多元化参与、创新化实践,开展全省首个无废社区建设。

制度创新,规范引领:制定出台建设工作方案,通过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建立定期例会机制、公示建设计划进度等措施构建完善的推进和保障体系。

源头管控,绿色发展:组织环保领域专家专题培训,建立企业清洁生产档案,并通过现场调研和座谈会等形式全面推进区域内企业实施循环化改造项目,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智慧回收,循环利用:通过建立企业搬迁台账、推行绿色搬迁服务、配置智能分类回收设施、设立规范化大件垃圾暂存点、开展旧物交换特色活动等措施,从搬迁管理、两网融合、活动赋能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社区可回收物利用率,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的社区资源循环体系。

文化培育,全民参与:通过建设主题宣传阵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组建专业志愿者队伍、策划互动宣传项目等形式进行无废宣传;联合省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在社区共同举办了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绿色生活主题宣传进社区活动,发布了《无废社区建设十条》,签订《无废社区共建协议》,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无废宣传志愿者队伍。

多方合力——打造南京首条无废旅游路线

借助地理区位优势和现有资源条件,梅钢公司积极与三山社区合作,采用小火车将梅钢公司无废工厂、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无废景区以及三山矶生态公园相连接,全长5.4公里,打造为南京首条无废旅游路线

雨花台区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通过无废工厂”“无废社区”“无废旅游的协同创新,探索出一条工业转型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未来,雨花台区将继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书写美丽中国的雨花篇章。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