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网站支持IPv6 用户中心 |  无障碍阅读 |  智能答问 | 繁體閱讀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

“房前屋后”降噪声|雨花的这个问题被妥善解决

发布时间 :2025-07-09 15:08 来源:区攻坚办 浏览次数:加载中...... 视力保护色:

近日,雨花台区督改和攻坚办牵头推进全区“房前屋后”问题专项督查,经过梳理近几年来全区噪声扰民问题投诉量,专项督查组带着“回访”的任务,再次来到了NO.2021G39地块。

该地块位于雨花台区陇淮路与华新路交界处,10个地块(其中住宅地块4个,商办地块6个),总面积为76万平方米,项目周边紧邻4个居民区,最近处仅一街之隔因该项目体量较大,分地块开发,持续时间较长,施工过程中确实存在噪声扰民现象施工现场处于人口稠密区,四周居民受噪声污染比较直接2022仅该项目投诉量已达263件、2023242件。为了更好地维护群众生态环境权益,提升公众环境满意度,雨花台生态环境局实现三步走,对该项目的噪声扰民问题开展靶向突破。

第一步:推动项目主体落实责任针对该项目的特殊位置和工期,督促施工单位优化施工工艺和工序,对项目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进行约谈,要求其合理规划施工时间、施工中采取降噪措施、确保合法施工,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扰民;依托街道社区做好周边居民的安抚工作,组织召开居民联席会议,最大可能取得周边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步:启动生态损害赔偿。在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的同时,雨花台生态环境局联合街道社区、企业进行磋商,推动签订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根据协议,施工方在消除百姓噪声困扰的同时,还要在9个月内出资不少于10万元,用于周边小区环境改善,主要方式为:为居民小区新建公告宣传栏、体育健身设施、乒乓球台、定期为小区进行绿化修剪、补绿等。该起赔偿案例为江苏省首例施工噪声生态损害赔偿案例,在南京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探索了环境损害赔偿新路径,开创了噪声污染也要赔偿的新思路,为今后创新生态赔偿方式、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提供了经验。

第三步:搭建支部共建桥梁雨花台生态环境局、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油坊社区和中建七局二公司江苏分公司南京华润置地项目联合开展支部共建活动,走访西善桥油坊社区,西善新苑居民代表和社区代表为受影响小区开展慰问帮扶;组织环保大篷车党员服务队前往NO.2021G39施工现场进行两治一提升帮扶行动。既交流了党建工作经验,又拓宽了业务工作思路,实现了一线访民意、一线解难题、一线促发展,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NO.2021G39地块噪声扰民投诉量全面下降,2024仅接投诉61件,同比下降74.8%;今年以来实现零投诉。为扎实开展“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妥善解决群众“房前屋后”突出环境问题,雨花台区督改和攻坚办将持续紧盯全区环境质量,压实各方监管职责,全面整治群众身边的房前屋后环境问题,不断满足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