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志愿服务之星,雨花+1
发布时间 :2025-11-21 16:05 来源:区委社会工作部、雨花街道 浏览次数:加载中...... 视力保护色:
清晨的阳光洒在南京雨花台区雨花街道翠竹园中心广场上,翠竹园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正陪着老人练习书法,隔壁活动室里“夕阳书苑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忙着整理新到的书籍;不远处的小花园里,小区里的孩子们在“自然科普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展“笋芽观察团”活动,认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邻里间的问候与笑声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生活画卷。

近日,这份充满烟火气的志愿服务场景有了更厚重的意义——翠竹园社区上榜中共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宣传部以及共青团江苏省委共同组织的2025年“江苏省志愿服务之星”名单,成为南京仅有的两家获此殊荣的社区之一,不仅为自身荣誉榜再添亮色,更让雨花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多年来,翠竹园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组织化、体系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如今,已组建起覆盖老、中、青、少、幼五类群体的1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1280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特色品牌项目10余个,年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300场次,志愿服务已深度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为雨花街道构建“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社区治理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建引领,夯实自助互助根基。社区党委通过上门走访,精准挖掘有时间、有经验的热心居民,为他们提供资源与政策支持,培育出一支支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针对居民来源广、邻里陌生的问题,社区以兴趣为纽带,打造网球俱乐部、英语角等特色小组,在丰富文体生活的同时,让居民们逐渐从“陌生人”变成“一家人”。在此基础上,社区进一步引导兴趣团体注册为正式社会组织,如今90多个社区组织蓬勃发展,“社区夜校”也从最初的育儿经验分享,拓展为涵盖健康养生、法律科普、技能培训等多主题的互助平台,实现了邻里关系从友好到互助的深度升华。
多元主体,构建协同治理体系。为让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社区注册成立互助会,以“相信、参与、承担、互助”为核心价值观,通过连续举办跳蚤市场、儿童自行车赛等品牌活动,让志愿服务理念转化为居民的自觉行动。在资源整合方面,社区党委创新构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社区组织“四方平台”工作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畅通协商渠道,不仅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更挖掘出一批像“五老”志愿者这样的志愿达人。同时,社区组建社会组织联合会,构建四级协同机制,依托网格化治理将服务力量延伸至每一栋楼,践行 “事务不出楼栋”的服务理念,通过线上党员群、议事群与线下服务联动,及时化解居民难题,让志愿服务更高效、更精准。
内生动力,保障服务常态长效。社区深挖“竹文化”内涵,以“笋芽”“竹小青”等充满生机的象征,培育全龄段志愿服务组织,让老年人、青少年、幼儿等不同群体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志愿阵地”,在参与中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为了让志愿者更有获得感,社区定期开展“感动竹园十大人物”评选、优秀志愿者表彰活动,并积极推选志愿者参评更高层级荣誉,在社区内营造起崇尚奉献、争当志愿先锋的良好风气。此外,社区还为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鼓励他们参与开发“老年人管理系统”等项目,让志愿者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志愿服务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邻里互助的温暖日常,到全国和谐的示范社区,翠竹园社区的志愿服务故事不仅被《人民日报》《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更被《社会治理》等学术期刊关注。未来,翠竹园社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志愿服务模式创新,让“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志愿之花在社区绽放得更加绚烂。